港口与影像

关于“港口与影像”计划

“港口与影像”计划由视觉艺术研究者、策展人何伊宁与中国港口博物馆于2016年共同发起,其初衷是通过委任艺术家展开摄影和相关媒介的实践,来探索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港口地区发展的现实环境,以及港城空间关系下衍生出的不同议题。截至2022年,“港口与影像”计划共先后委任21位艺术家就中国和日本共20个港城和口岸(区域)进行创作,在中国港口博物馆每两年的展览和出版计划之外,该计划在过去6年内借助广泛的媒体人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回应和讨论,一方面持续关注与港口相关的文化和创作实践,另一方面不断反思和拓展委任的方向和逻辑。

关于中国港口博物馆

中国港口博物馆由国务院批准命名,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滨海新城,建成于2014年,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和国家3A级景区。中国港口博物馆以港口文化为主题,集教育、展示、收藏、科研、旅游、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,具有国际性、专业性和互动性,是我国规模最大、等级最高的港口专题博物馆。中国港口博物馆是研究港口历史 , 传承港口文化、传播海洋文明的重要基地,是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支点。

丛书主编介绍

何伊宁(b.1986)是一位视觉艺术研究者、策展人。她的专著、编著以及参与撰写的合集包括《记忆寓所》《世界女性摄影史》《劳特利奇摄影与视觉研究导论》《英国摄影教室》及《港口与影像》系列等;译著有《摄影与旅行》《艺术与摄影》(待出版)、《做书的艺术家》(待出版)等数十种。中英文论文先后发表于Photographies, Photography and Culture, OVER Journal, 《现代美术学报》《新美术馆学》等同行评议期刊;其他百余篇文字曾先后发表于国内外艺术、摄影、视觉文化杂志与网络平台,包括FOAM Magazine, Aperture Photobook Review, IMA, ArtForum中文网,《艺术世界》《画刊》《中国摄影》等等。

在策展方面,何伊宁擅长挖掘当下全球具有挑战性的视觉艺术实践,并将其编织在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视野下。她曾在中国和欧洲策划过大型的主题展览,包括“图汇未来”、“想像中国”、“在群山、丘陵与湖泊之间”、“记忆寓所”、“港口与影像”、“混合的公共性与私密性”与“虚构叙事的转向”等。她是OCAT研究中心第一届”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”的优胜者,并凭借该研究项目的终展”记忆寓所”获得第十四届AAC艺术中国年度策展人提名奖。

何伊宁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,她即将于2022年9月加入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视觉艺术中心(CCVA),其博士研究围绕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去殖民性(decoloniality)所展开,考察艺术家个人经验、全球地缘政治互动与解殖艺术话语之间的联系。

港口与影像:行动中的中国港城影像计划

艺术家:陈文俊 & 江演媚、黄臻伟、李超瑜、徐浩、杨圆圆、郑川与朱岚清

主编:何伊宁

– 作者:中国港口博物馆
– 责编:金嵘
– 出版:上海世纪出版集团,上海文化出版社

“港口与影像”计划发起于2016年中国地缘战略转移的重要时间点,其策划初衷是通过委任艺术家展开摄影和相关媒介的实践,来探索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港口地区发展的现实环境,以及港城空间关系下衍生出的不同议题。在第一期以“行动中的中国港城影像计划”(2017)为名的委任创作、展览和出版中,我们选取了7座重要港口城市(宁波、泉州、广州、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大连)作为切入点,共邀请8位艺术家——陈文俊 & 江演媚、黄臻伟、李超瑜、徐浩、杨圆圆、郑川与朱岚清,分别探讨上述港口的现代性与历史传统在建筑、空间、 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关系, 并尝试讨论现代性的港口城市与传统交接中所表现出的地域特点,或是与历史或现代语境相关的话题。

本书获得第二届中国摄影图书榜“年度摄影集”。

港口与影像 II——消失的码头: 在时空与记忆之间

艺术家:陈旻、何博、藤井良雄、木格、石真、唐小松、吴鼎

主编:何伊宁

– 作者:中国港口博物馆
– 责编:江泉,张宇
– 出版: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

“港口与影像II”选择将消失的码头作为隐喻,试图从艺术家的创作出发,在探索港口的现代性与历史传统在建筑、空间、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关系的同时,考察逐渐消失或即将消失,以及新生的港口文化对于个体和集体所产生的影响,并试图在历史和当代的语境中重新认识那些被遗忘的故事。

“港口与影像“第二期项目共邀请共七位来自中国和日本视觉艺术实践者,这些创作分别围绕着一个胶东半岛家族数代人与青岛的情感关联;宜昌及其相关的精神文化在中国社会、政治、文化的关系;重庆朝天门码头环境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;天津作为一个深受码头文化影响的港口城市,其休闲娱乐的变迁;福州马尾港的在地文化与个体经验之间的冲撞;针对日本横滨港历史事件的视觉化讲述;以及上海洋山港智能化码头与模块化世界之间的联想所展开。本届展览将呈现六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。

港口与影像III:口岸的回响

艺术家:陈荣辉、王翰林、孙海霆、宋天琪、程新皓、刘雨佳

主编:何伊宁

– 作者:中国港口博物馆
– 责编:江泉,张宇
– 出版: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

“港口与影像”第三期项目以“口岸的回响”为主题,从艺术家委任实践出发,借助展览与出版的策划,思考“口岸”作为地理、交通和文化生产的空间,在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中的变迁。本期项目邀请了6位活跃在影像创作领域的青年艺术家——陈荣辉、王翰林、孙海霆、宋天琪、程新皓和刘雨佳——分别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、山东港口、丹东、哈尔滨、昆明和昆仑山/边疆宾馆的不同议题展开视觉化的探索。

本期展览和出版的逻辑围绕口岸城市(区域)在历史和当下的对话,以相隔百年的两个时间和空间框架所展开: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,在中国面对以英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之时,通商口岸作为近代中国条约体系塑形之下的产物,成为中国近代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节点,并与更广泛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结构、航运和铁路系统扩张和民族主义产生联系;二是21世纪初的当下,在诸如“一带一路”协议,“自贸港”协议等地缘政策的制定下,口岸城市(区域)作为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,通过更新经济和地域文化,将地区、国家和全球贸易连接在一起。